國家公務員考試中,經濟類問題是申論的常見主題,與民生需求緊密相連
近幾年的公務員錄用考試中,經濟類問題是申論的常見主題,地方申論考試都會有一部分經濟內容的題材。這些經濟內容大都與政府職能密切相關、與民生需求緊密相連、與生態(tài)建設交叉融合,很少是單純的經濟問題,大多是復合型問題,體現出經濟與政治、民生、生態(tài)交叉命題的態(tài)勢。
較強的復合性是申論經濟類試題的顯著特點,因此,凡是與宏觀經濟有關的重大問題,尤其是與政府履行職能、保障民生、保護生態(tài)相交叉、相重合的問題,考生都應加以重視,并放寬視野,從政治、社會、文化、生態(tài)等多維角度去思考。
2007—2015年經濟類真題統(tǒng)計表
序號 |
年份 |
省別 |
主題 |
1 |
2014年 |
重慶 |
智慧城市與信息安全 |
下半年 |
1 |
2014 |
浙江(A類、B類) |
消費 |
1 |
2014 |
山東(B類) |
提高專利轉化率,促進自主創(chuàng)新 |
2 |
2013 |
云南、安徽(A、B)、寧夏、湖南、重慶(上半年)、福建、海南、湖北、廣西、貴州、遼寧、內蒙古 |
新時代工人力量 |
2 |
2013 |
河南 |
三農問題 |
3 |
2013 |
廣東(一) |
三農問題 |
4 |
2012 |
北京 |
轉變發(fā)展方式 |
5 |
2012 |
廣東 |
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|
6 |
2011 |
河北 |
對口援建 |
7 |
2011 |
安徽(B) |
鄉(xiāng)村旅游 |
8 |
2010 |
重慶、遼寧、海南、內蒙古、 |
水資源與水價調整 |
陜西、天津、云南、湖南、 |
寧夏、江蘇、廣西、西藏、山東 |
9 |
2010 |
黑龍江 |
水價上漲 |
10 |
2010 |
安徽 |
“零團費”問題 |
11 |
2010 |
江西 |
紅色旅游 |
12 |
2009 |
國家 |
糧食安全和產業(yè)升級 |
13 |
2009 |
河北 |
抗擊旱災和農田水利建設 |
14 |
2009 |
廣東 |
地鐵建設中如何避免地陷 |
15 |
2009 |
貴州 |
豆腐渣工程 |
16 |
2009 |
江蘇 |
四萬億刺激經濟發(fā)展 |
17 |
2009 |
湖南 |
個稅體制改革 |
18 |
2009 |
浙江 |
金融危機下如何轉“危”為“機” |
19 |
2009 |
青海 |
旅游業(yè)發(fā)展 |
20 |
2009 |
河南 |
“活拔絨”事件 |
21 |
2009 |
福建、遼寧、海南、重慶市 |
土地經營權流轉 |
22 |
2008 |
江蘇 |
“中國制造”創(chuàng)新能力建設 |
23 |
2008 |
遼寧 |
地方政府招商引資 |
24 |
2008下半年 |
深圳 |
房地產市場 |
25 |
2008 |
浙江 |
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|
26 |
2008 |
北京 |
行業(yè)協(xié)會自律問題 |
27 |
2008 |
湖北(A卷) |
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后的勞資問題 |
28 |
2007 |
國家 |
土地征用制度 |
29 |
2007 |
甘肅 |
行業(yè)壟斷改革 |
30 |
2007 |
山西 |
經濟、環(huán)境、文化協(xié)調發(fā)展 |
31 |
2007下半年 |
廣州 |
公共交通改革 |
32 |
2007 |
四川 |
電動自行車問題 |
通過對2007-2015年國家、地方各省市(自治區(qū))申論真題的統(tǒng)計分析,可以看出:2007年,有5個地方(包括國家)選取經濟類的熱點進行命題;2008年,6個;2009年,13個;2010年16個(截止9月13號);2011年,2個;2012年,2個;2013年,13個(安徽2套);2014年4個(浙江2套)。
從統(tǒng)計數據來看,2007-2015年國家和各省市(自治區(qū))公務員考試經濟類主題的題目數量是“增加―遞減―再增加―再遞減”的。2013年413多省考試考查的“新時代工人力量”,將經濟與社會主題結合進行考查;2014年412多省考試考查的“文化輸出”,將文化與經濟結合進行考查??梢?,經濟類主題與其他領域主題復合考查是未來的趨勢。
從經濟類真題的統(tǒng)計表中,可以發(fā)現經濟類材料的命題具有兩方面特點:
一是命題廣泛。題目涉及我國經濟發(fā)展的各個層面;二是命題時效性較弱。通過材料主題不難看出,很多真題考查的都不是當年的經濟熱點,而是長期存在的問題,如新時代工人力量、三農問題、轉變發(fā)展方式等。
互聯(lián)網金融、事業(yè)單位改革、服務業(yè)發(fā)展等主題在國家和一些地區(qū)的考試中還尚未出現過,但這些都是時下社會關注的熱點經濟問題,需要考生加強重視,未來申論考試,從這些角度進行命題的幾率很大。
|